卡努努论坛
标题:
王长华:我的大学之三
[打印本页]
作者:
阿里
时间:
前天 22:27
标题:
王长华:我的大学之三
初入大学,眼前懵懂一片,根本不知道大学怎么上,书怎么读,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走过来的。学习方面,知道自己基础差,入学以后一段时间就是跟着老师的课程进度走,老师上什么课,找什么书读。说来很很可怜,那时候的主课大多没有统编教材。《现代汉语》有薄薄的一本非正式出版教材,《文学概论》用的是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外国文学用的是南开大学朱维之主编的《外国文学简编》。古代文学课没有教材,前期老师上课发一些刻印的片子来维持。
二年级以后,我慢慢知道从图书馆里借书看,我借了北大一众学者编的《先秦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虽名曰“参考资料”,其实这套书编得很有水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阅读入门问题。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则是在古代文学课上了很久之后,才发到手里。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拿到的时候快毕业了。古代汉语上课时也没有教材,直到大学三年级,我才从书店买到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四册,很可惜,课很快结束了,从此这厚厚的四本教材,也就束之高阁了。
唐弢主编的《现代文学史》,也是课程上完后才见到的。1980年,钱锺书《管锥编》由中华书局出版,一套四册。因为囊中羞涩,我和同宿舍Z同学都想买,两人商量,合买了一套,我喜欢先秦两汉,要了前两册,他喜欢后半段,要了后两册。后来才知道,这样买书,其实是驴唇不对马嘴。大学毕业前,我俩商量,用我的一双棉鞋,换他的后两册,四册《管锥编》终于在我手上合璧。
宣化是座古城,地表保留了不少古迹。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宣化,站在大街上四处望去,映入眼帘的只有往返拉运铁矿石的马车,车夫身穿翻毛皮大衣,头匝陕北农民式白毛巾,通身都是暗红的矿石色,嘴里不时发出带有明显地方口音极具震撼力的国骂。学校所在地洋河滩离县城大约10公里,连进城里看电影都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校方每过一段时间,就为学生安排放一场电影。在露天操场旁边的一个大土丘上,两根电线杆架起一块幕布,看双面电影。生活少有的单调,少有的困窘,免费看一场电影已是难得的享受。每到电影放映日,我们都十分积极,一吃完晚饭,放下饭盆,拿起马扎,就直奔土台子占座去了。有时候运气好,一晚放两场电影,放映员从宣化到学校来回跑片,即使等个二十分钟半小时,大家也十分耐心。
到了冬天,宣化的野外那是真冷,我们戴上棉帽子,穿上棉大衣,脚蹬厚棉鞋,还是觉得冷,在等放映员跑片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就会不自觉地跺起脚来。你可以想见,几百上千人一起跺脚,先是杂乱无序的响声,然后慢慢形成一致的节奏,此起彼伏,尘土飞扬,声震遐迩,最后在一片笑声中结束,好不壮观!说话间来到大三,有几件事印象比较深刻。
一是系里请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先生前来讲学。乌丙安先生是蒙古族人,1953年河北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师从钟敬文先生攻读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辽宁大学工作,文革期间被整得很惨,文革结束后获平反。近乎传奇的经历,和学术上的成就,使乌先生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与电影《牧马人》主人公经历相仿,被称为民间文学界的“牧马人”。乌先生以绝佳的口才、丰富的阅历、卓越的见识,赢得了学生的敬佩。接着,还请相声演员马季、赵炎,男高音歌唱家马国光,来校表演,给枯燥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二是学生会组织高年级学生举办学术讲座。学生的讲座说不上多高的水平,但对营造学术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参加过其中的一次,讲述的题目是《奴隶社会妇女生活的一角——读<诗经•邶风•柏舟>等三诗》。讲座时,学报主编夏传才先生也出席了。
三是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受白静生先生影响,我选定的研究对象是《史记》,大约用了半年时间,通读了《史记》,又重点阅读其中的《本纪》《世家》和《列传》,最后把题目确定为《无韵之离骚——试论<史记>的抒情性》。为了写好毕业论文,我寒假没回家,用一个假期写完了初稿。1981年《文学评论》第一期刊发了鲍昌关于《诗经•召南•殷其雷》的“新解”。认真读后,发现文章里若干解说欠妥。恰好在校园里遇到学报主编夏先生,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向老先生汇报了。没想到,夏先生对我的看法非常支持,说:
你写出来,我们学报正准备创办一个栏目,叫“学苑新芽”,专门发表大学生、研究生的文章,你如果写得好,我就给你发表
。对一个大学三年级学生来说,这番话非常激动人心。
初生牛犊不怕虎,马上动手,很快写出一篇商榷文章,题目叫《“振振君子”辨——与鲍昌先生商榷》,稿子完成后,直接给了夏先生。果然,《河北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正式发表,手写体变成铅字,平生第一次。去年曾专门查阅学报,发现当时发表文章的题目叫《<丘中有麻>臆说》,而不是前面说的那篇商榷文字,记忆有误。可那篇心中的处女作《“振振君子”辨》,又到哪里去了呢?
欢迎光临 卡努努论坛 (https://www.kanunu.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