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努努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努努
搜索
欢迎虫虫们回家~ 如果之前的账号冻结,可以联系阿里进行后台解除,微信号kanunu-last
查看: 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强者都在主动创造机会

[复制链接]

515

主题

773

帖子

302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 / 子玉
大多数人都认为,主导命运、决定人生上限的主要“参数”是机会,相比机会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好像没有那么重要,但真相却是,机会其实不一定是努力而得来的,但一定是在努力当中引发出来的,强者都是通过努力创造机会并保证自己能够稳稳地将机会接住。

首先,我们作一个假设,假设你穿越到西汉的刘邦时代并有幸认识了刘邦,然后刘邦要给你一个郡守的职位,请问你敢不敢干?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不敢,因为,大多数人是不具备驾驭郡守职位的综合素质的。但是呢,对于你来说,这却绝对是个机会,而你呢,却无法承接这个机会。之所以做这个假设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在我们漫长的人生中,总会有和机会迎头撞上的运势,但是呢,大多数人是不具备承接机会的素质的,因而,当人们接近生命的终点回首往事时,还是会将自己人生的失败和庸庸碌碌归结于没有机会。

为了论证以上结论我们说一件发生在刘邦时代的事。刘邦的女婿赵王张敖被废为宣平侯之后向刘邦推荐了自己的亲信田叔等十余人,刘邦在召见他们并与之交流之后得出了这些人的能力在朝廷大臣之上的结论,于是就对这些人都委以重任,不是任命为郡守,就是诸侯王国的相,全是关键职位。你看,我们抓不住的机会别人却能稳稳地接住,这中间的区别就在,别人具备接住机会的素质,而我们却不具备。可见,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坐着等机会,而是刻意训练自己的能力,训练出与期望的机会相匹配的素质,如此才更有可能迎来机会,并稳稳地将机会接住。

查理.芒格说过一句话,“人得到某样东西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配得上它”,只有你的综合素质和期望的东西更匹配,你得到它的概率才会更大。对于此,我们还可以再举一个刘邦时代的案例。有一个叫方与公的人曾经提醒过作为御史大夫的周昌,说:“你的属下赵尧,虽然年纪比较小,但却绝对是个奇才,你小心哪天他替代了你的位置。”周昌当时根本就没将方与公的提醒当回事,认为赵尧一个年轻人和自己这种老资格的功臣根本就没法相比,不可能代替自己的位置。但结果呢,刘邦为了保护爱子赵王刘如意,于是就将周昌任命为赵国的相,当御史大夫这个位置空出来之后,刘邦抚摸着御史大夫的印思考良久最终将目光锁定在赵尧身上,于是任命赵尧为御史大夫。可见,赵尧能够成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凭借的并不是资历,而是他的综合素质与御史大夫的职位更匹配。

传统的观点都认为,刘邦时代任命官吏的原则是从资历深厚的功臣群体中进行挑选,但从赵尧、田叔的案例中我们又能看出,才干也是刘邦选人的重要标准。因为,一个帝国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就是,所有的关键岗位都是由具备相关素质的官吏来填充,治理帝国不是江湖,靠人情世故来维系,而是要以专业化的人才为主力,这一点,刘邦确实做到了知行合一。刘邦任用官吏更多看重能力但是呢,汉帝国也确实存在讲究资历的传统,典型就是在诛吕之变后周勃被汉文帝拜为了右丞相,不过,周勃在右丞相的职位上却并没有干多久,原因是,他的综合素质无法支撑他胜任这个职位。

据史书记载,汉文帝有一次连问了周勃两个问题:“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周勃的回答是“不知”,当时因为紧张和羞愧等各种情绪的交织周勃甚至是汗出沾背。最终,他只能辞职,离开了中枢。我们且不论汉文帝此举是在针对周勃的政治博弈,就单从综合素质这一点来看,周勃的能力都和丞相的职位是严重不匹配,文帝以非常合理的方式将周勃边缘化。由此可见,即使一个人因为一时好运抓住了某个机会,但如果没有驾驭机会的相关能力,最终还是会失去机会。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和前提的,而决定个体与机会的关系深度的最重要东西就是,与之相匹配的能力。

事业如此,婚姻其实也是如此,人要想追求到理想中的另一半,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自己配得上对方。比如汉朝的卫青,虽然是骑奴出身,但因为其能力超群并积累了一定的军功,所以他才能娶到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且不论这段婚姻的政治因素,就单从素质层面来看,卫青都是具备驾驭这段婚姻的资格和能力的。相反,如果因为荷尔蒙的分泌我们娶到了心目中的伴侣,但如果双方的综合素质不匹配,那么这段婚姻在柴米油盐的世俗战场中出现危机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任何幸福的婚姻夫妻双方在实力层面都是势均力敌的。所以,追求另一半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然后吸引同频的人。

为什么刘邦一个大龄剩男能够娶到吕雉这样的大户人家的闺女,就是因为,刘邦身上有吕雉他爸吕公所看中的东西,这段婚姻属于典型的资源的强强联合。对于此,我们还可以通过爬山这件事来进一步论证。前段时间,笔者和朋友爬了一次华山,在爬山的途中我看着一拨一拨的人群当时就在想,为什么新疆、海南等地方的人都千里迢迢的来爬华山,就是因为华山的价值值得人们为之奔赴。也就是说,华山的存在状态决定了其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那么,人也一样,人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其存在状态所决定的,你有高价值,就更能吸引来与之匹配的机会,也能驾驭机会。

这里还必须强调一点,所谓的状态并不仅仅指的是一个人的价值,更是指一个人的品性,相信大家对一个观点一定是感同身受:越是品性好的、纯粹的人越是能吸引到好的事情和人,而品性不好的人却更容易吸引糟糕的事和人。这个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就是量子纠缠。也就是说,大家在提高个人认知的同时也一定要加强个人的修行,提高自己的心性,让自身的能量状态变得更加纯净,如此状态才能更容易吸引到好的人和事,也更容易碰到对的机会。认知和心灵的纯度共同塑造了一个人的状态

。现在,我们再来论证文章开头所说的“命运是在努力当中引发出来的”这句话。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还是以具体案例来进行说明。还是以我们的老熟人韩信为例。韩信早年在淮阴的时候他与大将军、诸侯王这些身份标签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如果当时韩信拉住某个淮阴人给对方说出自己的梦想,那个人一定认为韩信是疯了。如果忽略韩信此后的人生,我们都会认为,韩信的人生大概率是不会遇上封王、拜将的机会的。但是呢,韩信却始终在埋头苦练基本功,在完成军事理论学习之后,他就加入了项梁项羽叔侄所创建的楚军,在楚营经历了一段实践之后他又跳槽加入了刘邦集团。

在刘邦集团中,他一开始虽然没有得到刘邦的重用但却认识了萧何和夏侯婴这两个重要人物,并最终在萧何的干预下得到了接触刘邦的机会,刘邦在验证了韩信的能力之后也果断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拜将的事再次验证了刘邦任人更多是看能力而不是重资历。韩信拜将的机会是通过持续的努力而引发的,是由小机会的积累最终引发了大的机会。由此可见,相比机会,努力显然更重要。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机会比努力更重要,人生99%的努力都是为那1%的机会做准备的,那1%的运气更多是通过99%的努力而碰见的。而这个努力的过程也是充斥着煎熬和孤独,甚至世俗的非议、不理解,具体大家可以参照韩信在淮阴时的那段艰难时光。

总之,人越是想要得到大的机会就越是要忍受更大的煎熬,穿越更长的努力周期。另外,能力一定要用将来进行时,你要对标将来的目标、机会来训练出与之相匹配的能力来,最终将自己导向我们本该成为的样子。还有一点很重要,人不仅要具备接住机会、匹配机会的能力,更要具备接住机会的心理素质,也就是你的气场一定要稳,一个浮躁的人即使再有才华也是不能接住老天给他的机会的。对于此,笔者将之前看到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机会,最缺的是一个稳定的能量场来承接这些机会。能力和稳定的能量场对于迎接机会的人是一样重要,而培养这两种能力本质上就是在主动创造机会。

永远的18岁的,向前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努努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卡努努 ( 鲁ICP备10202871号-4

GMT+8, 2025-7-1 11:29 , Processed in 0.16451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For you,a thousand times over. 为你,千千万万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